法师:U.Aggañña Sayadaw 尚智禅师(阿甘雅西亚多)
译者:海源贤友(马来西亚)

很久以前,一群旅行者在深夜时分,穿越一座很厚的森林。
森林里生长的大树都靠拢在一起,因此这座森林很浓密和黑暗。
突然间,这群旅行者看到从他们身后传来一道很明亮的光。
然后他们听到一阵声音,指示他们说:「嘿!停!」
那些旅行者犹豫了一下,然后就听从那阵声音,停了下来。

那把声音呼吁他们说:「尽量把地上的小石子捡起来。」
那群旅行者很疑惑,为什么那阵声音要他们捡起地上那些不值钱的小石子。
由于他们害怕那道奇怪的光和那阵声音,他们不情愿地捡起了一些小石子,然后放进他们的袋子里。
那时候,那道光也消失了,旅行者们就继续他们的旅程。

后来,他们从袋子里拿出那些小石子,然后放在手掌心一看。
他们发现那些小石子变成了品质很好又很贵重的钻石。
他们很后悔只拿了几颗『小石子』,说:
「如果我们知道那是钻石的话,我们一定会拿得更多。」
他们充满后悔地继续他们的旅程。

现在让我们来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,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学习什么教训。

首先,我们可以把故事的情节联想到人间。所有普通的有情(puthujjana puggala)真实地正在穿越一世又一世,毫无止境的轮回(saṃsāra)。

他们裟婆世界的旅程,在故事中被比喻为那座又深又黑暗的森林。所有的有情,就像故事中的旅行者,正在穿越漫长的裟婆世界。

森林的黑暗代表着无明(avijjā),对我们来说,知道什么是无明是很重要的。它是巴利1的名词,意思是不知道真相,不知道所应该知道的和知道所不应该知道的,或错误地认知。它通常被翻译为无明。它其实是痴(moha),它是跟不善心2和无益的心境(akusala citta)有关联。

『不知道所应该知道的』,我们指的是不了解四圣谛;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色法3(rūpa)和名法4(nāma);五蕴5(pañcakkhandhā),十二处6(āyatana),十八界7(dhātu),和缘起8(paṭiccasamuppāda)。阅读与很浅白地知道这些事,是不足够的。我们需要透彻的知见与了解它们。

世间普通的人类没有这种见解,因此他们无法分辨什么是善的行为和什么是不善的行为。他们被无明(avijjā)和痴(moha)引导着,他们的意念和行为被 avijjā 所控制了,就像木偶被线所牵动一样。这就是为什么 avijjā 被形容成黑暗。

在裟婆世界里,有个时期是佛陀没有出现在世间的,他的教法也一样不存在。这个时期就是在佛陀的教化期(Buddhasāsana)以外。在那个时期,所有的有情众生都要无助地渡过一生又一生,一直到佛陀出世来让我们觉悟。

现在我们生活在佛陀的教化期 Buddhasāsana ,那些对佛法有信心的人,就像那些正在穿越黑暗森林的旅行者,看到那奇怪的光和听到奇怪的声音。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有佛出世的世间,和没有佛出世的世间,那前者就短得像一道闪电而已。

自从乔达摩佛在2550年前出现在这世上,他和他的弟子们(Saṅghā),呼吁我们要修习布施(dāna)、遵守戒律(sīla)和最重要的是修习止禅9(samātha)和观禅10(vipassanā)。在现实中,这就像珍贵的宝石,我们修习得越多,我们得到的奖励也越多,就像故事中的小石子变成钻石一样。

无论如何,像故事中的旅行者看不到小石子的价值,因此没有及时捡得很多。在今时,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地跟随佛陀的教导。反而他们寻找世间的欲乐,他们认为这样做比累积功德来得更加有价值与实际。

就像那些旅行者,依着那奇怪的声音而捡起小石子,过后才发现其实是珍贵的宝石。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,我们才发觉三宝,佛、法、僧的价值。因此,我们要小心,不要等到太迟了,才发现自己没有珍惜了三宝的价值!如果,当你绝望与无助地躺在临死的病床上,才想起三宝,你会后悔。

因此,让我呼吁你去知道与了解三宝的价值,在一个好老师的引导下跟随佛陀的教导,慷慨布施,持戒,修持止禅与观禅。乘我们还正处于佛陀教化期 Buddhasāsana ,不要失去这黄金机会。

如果你在今世没有证得须陀洹道、果(sotāpatti magga phala)11和涅槃,那你一定会继续投生在无尽的轮回里——裟婆世界。当我们要踏上旅途前,我们会带上必需品和资粮。同样的,在我们踏上裟婆世界的旅程,我们需要储备和带上必需的 vijjā(明)种子,和 caraṇa(行)种子。这些种子可以让我们脱离裟婆世界之苦(轮回生死之苦),也可以让我们证得道、果和涅槃。

这里我会解释 vijjācaraṇa 的意思。布施、持戒和止禅(博主注:这里不包括观禅)是 caraṇa(行)的种子。vijjāavijjā 的反义词,它是观智和智慧。这种观智可以透视名法和色法、五蕴、十二触、十八界,缘起和四圣谛。vijjā 就像我们的眼睛,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切。caraṇa 就像我们的四肢,因为它让我们行动。

让我告诉你,存在世上的四种人。

首先,有些人有〖行〗,但是缺乏〖明〗。他们有〖行〗因为有布施(dāna)、持戒(sīla)或修定(samātha)。有些人修习这三项的其中一项,有些人两项,有些人则三项都修。但是他们缺乏〖明〗。这些人就像瞎子,他们具备四肢和其他器官,但是没有眼睛。

我这样比喻是因为这些人可以以他们〖行〗的力量,投生到很好的地方。但是他们却失去了真正的目的,那就是脱离生死轮回之苦(saṃsāra dukkha)和证得涅槃。由于他们缺乏〖明〗,他们看不到解脱之道,他们会继续经历不同的生命。就像一个瞎子苯错地向前走,以确定他的方向。

这些人的例子就像拉鲁达伊长老12(Laludaye Thera),伍波难陀长老13(Upananda Thera),Chanbaggiya 比丘,乔萨罗国王14(King Kosala),善觉王15(Suppabuddha),提婆达多16(Devadatta),阿阇世国王17(King ajātasattu),出生在一切知智的佛陀时代。由于他们拥有之前累积的〖行〗,如布施或持戒;他们有这个机会遇到无上正觉的佛陀。由于缺乏累积〖明〗,虽然在他们一生中时常听到佛陀的开示,但是那些教法,就像落入了聋耳之中。

这第二种人是那些拥有〖明〗,但是缺乏〖行〗。他们有〖明〗,可以透视色法和名法的特质,和构成存在的组合,但是他们缺乏〖行〗,如布施或永久戒(niccasīla)、。这些人就像残障人士,而拥有良好的眼睛。

这些人如果有机会遇到或听到佛陀的开示,或佛陀的弟子,他们可以证果,因为他们具备了〖明〗。但是由于他们缺乏〖行〗,他们遇到下一尊佛陀和其弟子的机会,是非常渺茫的。为什么他们很难有那种机会呢?因为在这一世,他们很少有人行布施,或是对自己身体行为没有守护,语言上没有节制,和意念不清净;因此他们缺乏〖行〗,当他们死的时候,会有很强的倾向投生至四恶道18(apāya)

如果他们有一些好运气可以投生到快乐的地方,但由于他们缺乏〖行〗,他们会在财产上欠缺,很有可能在他们的生活上面对苦难,考验和困境。由于他们缺乏永久戒19(niccasīla)和布萨八戒20(uposatha-sila),当他们与别人交往时,很有可能会遇上争执、吵架、愤怒与嗔恨,再者他们也很容易患上疾病和慢性病。他们在每一件事物都会遇上很痛苦的经验,因此累积了不理想的倾向,缩短了他们在快乐地方的时间,最后导致他们投生至四恶道。就这样,那些缺乏〖行〗的人们,可以遇到下一个 Buddhasāsana 是很少的。迦毗罗金鱼21(Kapila Golden Fish),普提珈塔提舍长老22(Putigatta Tisa Thera),阎浮车长老23(Thera Jambuka),善觉24(Suppabuddha),在法句经的故事里有提及。虽然他们在前一尊佛(迦叶佛)的时期拥有〖明〗的种子,但是缺乏〖行〗的种子让他们堕入四恶道。在乔达摩佛的时代,他们遇见佛陀,在很困难的情况下,证得了更高的境界。

第三种人拥有〖明〗和〖行〗。他们就像正常的人拥有良好的视力和健康的四肢。他们可以在下一世就解脱世间的痛苦,证得道、道果和涅槃。这些人在很多佛陀的教导中都有提及。

第四种人是那些缺乏〖明〗和〖行〗的人。他们就像眼睛和四肢都有缺陷的人,甚至不值得被称为一个有生命的人。

因此,我们在裟婆世界旅行的人,一定要在这 Buddhasāsana (佛陀教法),尽量累积〖行〗的种子,要修习布施、持戒和止禅。关于〖明〗,至少要试着修行观智去透视四大界25(Catu-dhātu-vavatthāna-kammaṭṭhā)。这样才能够确保遇到下一个 Buddhasāsana ,遇到的时候,能够解脱世间的痛苦。

让我来解释为什么〖明〗和〖行〗在这里被形容为种子。当一个农夫要种一棵果树,一颗好的种子是很重要的。当他收集了这些健康的种子后,他一定要把它们埋在一个有适量阳光和水的地方。这样那些种子才能够生长成健康强壮的树。然后,农夫就可以获得他想要的叶子、花和水果。

同样的,一个拥有〖明〗和〖行〗的人,很容易就可以证得佛陀所教导的道、果和涅槃。如果他可以找到佛陀本人,或佛陀的弟子,或在佛陀教化期有经验的佛陀跟随者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多么幸运的我们,在这一世得到人身,而且还是佛教徒,在佛陀教化期 Buddhasāsana 拥有很强的信心,一定要尽力去圆满〖明〗和〖行〗。我强烈地呼吁你这么做。愿你们证得〖明〗和〖行〗,解脱裟婆世界所有的苦,亲自抵达与见证涅槃。


  1. pāḷi 巴利:记载原本佛教典籍所用的语言。有时也作为佛教圣典的代称 ↩︎

  2. akusala citta 不善心:与不善根(贪、嗔、痴)相伴生起的心。这种心是不健全的、道德上有过失的、能产生痛苦结果的 ↩︎

  3. rūpa 色法:物质成分 ↩︎

  4. nāma 名法:精神成分,心与心所 ↩︎

  5. pañcakkhandhā 五蕴:五种聚集,即色蕴(物质)、受蕴(感受)、想蕴(想法)、行蕴(附属的精神因素:想之外的五十个心所)、识蕴(心;心识;主要的精神因素) ↩︎

  6. āyatana 十二处:1.眼处、2.耳处、3.鼻处、4.舌处、5.身处、6.意处、7.色处、8.声处、9.香处、10.味处、11.触处、12.法处(心的对象)。1-5 是五种物质的感官;7-11 是五种物质的物件;意处包括八十九种心;法处包括五十二个心所、十六种微色与涅槃 ↩︎

  7. dhātu 十八界:1.眼界、2.耳界、3.鼻界、4.舌界、5.身界、6.色界、7.声界、8.香界、9.味界、10.触界、11.眼识界、12.耳识界、13.鼻识界、14.舌识界、15.身识界、16.意界、17.法界(心的对象)、18.法识界。它们称为界,因为它们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质。将十二界中的意处界分成七个界(11-16及18),即为十八界;其馀的触与界都相同 ↩︎

  8. paṭiccasamuppāda 缘起:在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世中,因果作用的方式。归纳为十二项,又称为十二缘起支。即:过去的无明(愚痴)、行(行为)为因、造成现在世的识(投生心)、名色(投生后的身心)、六处(六种感觉器官)、触(心识与感官接触对象)、受(感受)为果;现在世的爱(贪欲)、取(执着)、业有(业力)为因,造成未来世的生(再度投生)、老死愁悲苦忧脑(投生后所遭遇的苦)为果 ↩︎

  9. samātha 止禅 (古译 舍摩他):字意为平静。乃是心处于专一、不动、无烦恼、安宁的状态。禅定的修行法门 ↩︎

  10. vipassanā 观禅(古译 毗婆舍那):直观觉照一切身心现象的无常、苦、无我本质。智慧的修行法门 ↩︎

  11. sotāpatti magga phala 须陀洹道、果:初果须陀洹圣者已完全去除邪见与怀疑;他不会再投生于四恶道,并且再投生人道或天道不超过七次就会入涅槃 ↩︎

  12. 请参考法句经。愚品。64经。(不能领悟佛法的人) ↩︎

  13. 请参考法句经。自己品。158经(贪婪的比丘) ↩︎

  14. 请参考法句经。愚品。60经 ↩︎

  15. 请参考法句经。恶品。128经。(善觉王阻挡佛陀的去路) ↩︎

  16. 请参考法句经。双品。12经(提婆达多悲惨的命运) ↩︎

  17. 阿阇士王被提婆达多利用。为了夺取王位,杀害自己的亲身父亲 ↩︎

  18. apāya 四恶道:痛苦超过快乐的四种生存界。造恶之人因为恶业而投生之处——1.地狱道: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。其中的众生从生到死一直受苦,没有一刹那间段;2.畜生道:不像地狱那么苦,但痛苦仍然超过快乐,因为他们很难有行善的机会;3.恶鬼道:遭受极度饥渴之苦与其他痛苦而无法解除的众生;4.阿修罗道:体形巨大丑陋,遭受折磨类似恶鬼的众生 ↩︎

  19. niccasīla 永久戒:永远守持,平时守护的戒律,毫不间断的道德,也就是五戒 ↩︎

  20. uposathasīla 布萨八戒:在家人于斋戒日所守持的八戒 ↩︎

  21. 请参考法句经。爱欲品。334-337经。(口臭的金鱼) ↩︎

  22. 请参考法句经。心品。41经。(身体发臭的比丘) ↩︎

  23. 请参考法句经。愚品。70经。(欺骗他人的苦行者) ↩︎

  24. 请参考法句经。愚品。66经。(坚信三宝的麻风患者) ↩︎

  25. dhātu 四界-界:物质的基本元素。因为它们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质,所以称为界。地、水、火、风这四界又称为四大种 mahābhūta,他们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成份,并且以各种方式组成所有物质;从微粒到高山也不例外 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