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很怀恋使用 Dev-C++的岁月,我就是从 Dev-C++开始明白原来 C++和 VC++不能划等号。
随着 C++Builder、Delphi、SlickEdit+Cygwin 一路下来,已经 3 年过去了。后来工作环境需要用 Linux 作桌面,虽然 SlickEdit 有 Linux 版,但是很可惜,在 Linux 下不能使用输入法,就这样我被逼着用 vim、emacs 这样邪恶的东东。我的观点是无论怎么样,它们只是文本编辑器,尽管它们可以用来写代码、写 wiki、写 LaTeX、收发邮件、甚至玩游戏,但它们到底不是原生的 C++集成开发环境。就算养子再好,那也不是亲生的。
最近一直在寻觅一个适合我自己的 IDE
- 
anjuta 
 和 SlickEdit 比就是一陀屎,还是 Gnome 出品呢
- 
kdevelop 
 5 分钟后没有实现代码自动补齐的功能,而且很臃肿
- 
jedit 
 基于 java
- 
eclipse 
 基于 java
- 
kscope 
 勉强可以用来阅读代码,bug 不少
- 
gvim 
 可以作开发环境
- 
emacs 
 is evil
- 
xemacs 
 不能用 fcitx,实现 UTF-8 的作者是日本人
- 
scite 
 勉勉强强可以
- 
kate 
 勉强可以
- 
kylix 
 Borland 的 IDE 部门消亡了
- 
wine+slickedit 
 没成功,也不像话
- 
wine+dev-c++ 
 想法而已
- 
web programer’s editor 
 灵感的迸发
- 
Code Blocks 
 漂亮 ^^
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痛苦的根源在于选择,邪恶的根源在于比较。